服務(wù)熱線
177-5061-9273
茴香(學(xué)名:Foeniculum vulgare,英語:Fennel),也被稱為甜茴香,漢藥中的“小茴香”,古稱蘹香。為傘形科茴香屬的開花植物種。原產(chǎn)于地中海沿岸與東南亞的原生種,但目前已廣泛被種植在世界許多地方,特別是在海岸附近干燥的土壤。
植物形態(tài)
茴香是一種耐寒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它可以生長到了2.5米的高度,呈粉綠色筆直狀,莖為空心。葉長可達40公分長。其尾段呈現(xiàn)細長狀,約0.5毫米寬。(它的葉子是相似的蒔蘿,但更纖細)花型為5-15公分寬的傘形花序,每個傘形花序有20?50個微小的黃色花朵。果實4-10毫米長,半毫米寬或更小,表面帶有淺溝紋道的粉綠色種子。
名稱來源
“茴香”,源自于古英語Fenol或Finol,而這又來自拉丁語的Feniculum或Foeniculum,或稱之為Fenum或Faenum,是“干草”的意思。在過去的拉丁語中指的是大茴香Ferula,目前則普遍使用在相關(guān)植物的屬名。
茴香Finule(當(dāng)時用語)也是異教徒安格魯 - 撒克遜九種草藥魔法中的一種,始被記錄在中古10世紀(jì)。
古羅馬人稱茴香為“小茴香”,意思是“芳香的干草”。
生長區(qū)域
原產(chǎn)于地中海沿岸與東南亞的茴香,目前已廣泛被種植在世界各個角落。包括在北歐,美國,加拿大南部和亞洲大部分地區(qū)和澳大利亞。它是用種子來進行繁殖,在澳大利亞和美國則被視為是侵略性的雜草。茴香也被發(fā)現(xiàn)在北美西部的沿海和內(nèi)陸荒地[5],城市界面東到丘陵和山區(qū),但不包括沙漠棲息地。
風(fēng)味
茴香在各地被廣泛的種植,它的花柄,葉片與種子都具備有相似的味道,因氣味濃郁而被取之食用。其風(fēng)味來自茴香腦,帶有甜味,主基調(diào)為柑橘香,次基調(diào)為松香。與同樣的酚類化合物也存在于洋茴香和八角,其味道和香氣類似于他們的,盡管沒有那么強烈。
經(jīng)人類改良程度較低的茴香子會帶有苦味,這是來自一種葑酮的物質(zhì)。
茴香花粉(其實是整朵花)也作為香料使用,是茴香中氣味最濃郁的部分,也是價值最高的。
干燥后的茴香子其氣味與洋茴香相似,種子新鮮時呈現(xiàn)綠色或棕色,慢慢的會轉(zhuǎn)變成暗灰色,如果要做烹飪使用,綠色是最好的。葉子的香氣與形狀貌似蒔蘿,嫩葉常被當(dāng)作裝飾使用,或加入到沙拉,調(diào)味醬汁或甜品布丁中,也會被使用在湯品或魚露中以增加其風(fēng)味。
烹飪用途
中式烹飪的五香粉其中一個成分就是茴香子。在中國,茴香通常不用來作為菜式原料,但是水餃,面餅或者包子則有茴香作餡。在印度和巴基斯坦(茴香被稱為Saunf),阿富汗,伊朗和中東的許多國家都有使用茴香種子在他們的料理中。它在克什米爾班智達(Kashmiri Pandits)和古吉拉特(Gujarati)料理中是最重要的香料之一。在阿薩姆/孟加拉/奧里雅等地,常常會使用到的五種籽混合香料Panch phoron,是組合成分的其中之一。在南亞的許多地方,會食用烤茴香子幫助飯后消化,或是口氣清新劑以及制成牙膏的調(diào)味劑。
在印度,茴香葉可單獨使用于在綠葉菜料理,或混合其他蔬菜一起料理。在敘利亞和黎巴嫩,則有一道混合雞蛋所做成的一種特殊的蛋煎蛋(連同洋蔥和面粉)稱之為Ijjeh。茴香葉無論是干燥或新鮮的皆適合使用于蛋類,魚類,或蔬菜類料理。
茴香種子是意大利香腸的主要香味成分。在西班牙,則會使用茴香的莖穿刺茄子來制成腌茄子-Berenjena de Almagro。
佛羅倫斯茴香(Foeniculum vulgareAzoricum Group; syn. F. vulgare var. azoricum)是一個球根部位呈現(xiàn)膨脹狀態(tài)的品種。它具有溫和洋茴香一樣的味道,但是香氣更甜與芬香。佛羅倫薩茴香植物比野生型小,膨脹的球根部被作為蔬菜食用或生熟。在一些意大利或德國的沙拉,常與菊苣和鱷梨一起攪拌,是一道可口的小菜。
茴香往往是沙拉和意大利面食的流行成分。它還為魚和雞以及香腸做了很好的調(diào)味料。
容易被混淆的香料
有許多胡蘿卜家族傘形科的香草物種在表面上甚至氣味上是類似于茴香的,中文也經(jīng)常用洋茴香這一詞來泛指。蒔蘿(Dill)、茴芹(Anise)與葛縷子(Caraway)便是外型上相似但較為短小的草本植物,有時人們甚至也會將芫荽(香菜,Coriander/Cilatro)與其混淆。僅可達到40-60公分。蒔蘿有螺紋羽毛狀的葉子和黃色的花,芫荽與葛縷子有白色的花朵和細碎的葉子,同樣是一年生或二年生植物。這些草本植物相似的外表與相近的氣味,也就導(dǎo)致了時常被混淆名稱和語源了。
茴香的生理活性、芳療功效和料理應(yīng)用
茴香(Fennel,F(xiàn)oeniculum vulgare)
傘形科(Umbelliferae/Apiaceae)茴香屬(Foeniculum)
學(xué)名:Foeniculum vulgare
中文名:茴香、甜茴香、苦茴香
變種(或亞種)的茴香籽有不同味道,F(xiàn).vulgare var. dulce是甜茴香,亞種piperitum是苦茴香,F(xiàn).vulgare var. vulgare 在文獻記載中有甜也有苦
生理活性
精油主要萃取于種子,甜茴香籽精油主成分有反式茴香腦(trans-anethole,81.63%-87.85%)、葑酮(fenchone)、草蒿腦(estragole)和α-水芹烯(α-phellandrene)。精油的雌激素特性源于反式茴香腦,或是相關(guān)聚合物雙茴香腦(dianethole)和光茴香腦(photoanethole)。茴香的主成分之一,草蒿腦,分子結(jié)構(gòu)和可能致癌物甲基丁香酚(methyl eugenol)相似,多項體外和動物實驗證明有致癌性,歐盟因此原因?qū)⒉葺锬X添加于非酒精飲料的濃度限制在10 mg/kg。除了以上成分,茴香還包含多種酚酸、黃酮類和二苯乙烯類 (stilbene)等酚類物質(zhì),在生理活性的表現(xiàn)上,這些成分預(yù)期都能有程度不等的貢獻。
民俗療法
茴香具有解脹氣特性,復(fù)方甘草(liquorice)粉常會另外添加茴香,以緩和甘草助瀉產(chǎn)生可能的副作用。茴香水混合小蘇打和糖漿能治療嬰幼兒不明的哭或腸胃問題,國外已有類似產(chǎn)品販賣。茴香也應(yīng)用在催乳上,這可能和它的雌激素特性有關(guān)。茴香籽茶也能治療脹氣,印度人相信生吃茴香籽對視力有幫助。茴香籽萃取物在動物實驗顯示,有治療青光眼、高血壓和作為利尿劑的潛在功效。
抗氧化
茴香精油的抗氧化力表現(xiàn)類似維他命E和2,6-二丁基羥基甲苯(butylatedhydroxytoluene (BHT))等常見抗氧化物。實驗證明,茴香籽丁醇和水萃取物能減少油脂的過氧化并消滅自由基,不過整體抗氧化力比槲皮素(黃酮類物質(zhì))弱,約僅10%。一篇來自埃及的研究表示,當(dāng)?shù)?種變種有機茴香籽的精油成分明顯有差異,經(jīng)檢測其中2種所表現(xiàn)出的抗氧化力和2,6-二丁基羥基甲苯相似,大幅優(yōu)于另1種。
抗菌
茴香精油能抑制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李斯特菌、巨桿菌(Bacillus megaterium)和多重抗藥性鮑氏不動桿菌(Acinetobacterbaumannii)。茴香的酒精和水萃取物可抑制曲狀桿菌(Campylobacter jejuni)和幽門螺旋桿菌(Helicobacterpylori)。
精油或是萃取物也可抗真菌,包括白色念珠菌、核盤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黑霉菌(Aspergillum niger)、黃曲霉菌(Aspergillum flavus)、禾谷鐮孢菌(Fusarium graminearum)和串珠鐮孢菌(Fusarium moniliforme)。
抗血栓
茴香精油有抗凝血、使血塊崩解(destabilize)的能力。豚鼠血液試驗證明,精油能抑制因化學(xué)物質(zhì)、酵素和膠原蛋白誘發(fā)的血液凝集。在大鼠動脈觀察到茴香精油和茴香腦有減緩血管舒張功效。小鼠每日口服茴香精油或茴香腦(30 mg/kg)持續(xù)5天,可保護小鼠因靜脈注射膠原蛋白-腎上腺素引起的血栓性癱瘓,保護效果分別達70%和83%。
抗炎癥
誘發(fā)發(fā)炎前1小時先給予小鼠或大鼠口服200 mg/kg的茴香籽甲醇萃取物,經(jīng)發(fā)炎后3小時,可減少發(fā)炎反應(yīng)60 - 75%。血液中天冬氨酸轉(zhuǎn)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的活性升高和細胞損傷發(fā)炎有正相關(guān)性,作者注射甲醛到大鼠體內(nèi)誘發(fā)關(guān)節(jié)炎,實驗顯示持續(xù)7日口服200mg/kg茴香籽甲醇萃取物的大鼠,他們們的天冬氨酸轉(zhuǎn)氨酶活性和對照組相比,顯著較低。
抗過敏、止痛
在化學(xué)藥物引起的延遲性第IV型過敏反應(yīng)研究,持續(xù)7日口服200mg/kg茴香籽甲醇萃取物的小鼠能有效抑制耳部腫脹發(fā)生,抑制率可到94%。經(jīng)口服200mg/kg茴香籽甲醇萃取物的小鼠在疼痛耐受性試驗中,耐受時間能從19.5秒延長至34.3秒。
緩解經(jīng)痛
30位年齡在15-24歲有經(jīng)痛困擾的年輕女性,每人經(jīng)歷3輪實驗,第一輪無給藥,第二輪口服止痛藥甲芬那酸 (mefenamic acid)(250 mg,每6小時1次),第三輪口服2%茴香籽萃取物(25滴,每4小時1次),結(jié)果參與女性自評認為口服甲芬那酸和茴香期間,都明顯比無給藥時更能減少經(jīng)痛,其中甲芬那酸在月經(jīng)第2和3天表現(xiàn)明顯優(yōu)于茴香,其它天則無顯著差異。
護肝
茴香籽精油在大鼠實驗顯示有護肝功效,每周3次持續(xù)7周腹腔注射0.3ml/kg精油的大鼠除了顯著減少血液中與肝指數(shù)相關(guān)的酵素活性,從病理切片也觀察到茴香籽精油能阻止發(fā)展成慢性肝炎。
降血糖、抗糖尿病
口服30 mg/kg bw茴香精油的糖尿病大鼠,經(jīng)21天實驗后,可有效降低血糖從162.5 ± 3.19 mg/dl到81.97 ± 1.97 mg/dl,且能提升抗氧化酵素活性,反轉(zhuǎn)原本因氧化壓力造成的腎和胰臟損傷,恢復(fù)健康。
減少嬰幼兒不明哭泣
每日4次飯前給予嬰幼兒茴香油,每日劑量不超過12 mg/kg,結(jié)果在125位2-12周歲嬰兒參與的試驗顯示,實驗組有65%能有效改善癥狀,對照組僅23.7%。
抗壓
短期壓力導(dǎo)致腎上腺素增加,腎上腺素經(jīng)代謝會產(chǎn)生香草扁桃酸(vanillylmandelic acid)代謝物。長期壓力則會分泌可體松(cortisol),補充維他命C能抑制可體松達到減壓效果。根據(jù)研究,施予壓力前就口服不同劑量茴香籽水萃取物的大鼠,相較于對照組,在施壓后24小時其尿液中香草扁桃酸濃度較低、維他命C濃度更高,顯著表現(xiàn)抗壓反應(yīng),且口服劑量越高,抗壓效果越明顯。
可能風(fēng)險
大鼠實驗顯示,草蒿腦濃度和產(chǎn)生突變性代謝物的機率成正比。雖然多項體外和動物實驗指出草蒿腦具有致癌性,然而致癌性可能因組織、性別和物種而有差異,就近期研究結(jié)果,沒有直接證據(jù)證明草蒿腦會導(dǎo)致人類罹癌,不過歐盟依然顧慮其毒性而管制在食品的添加量。
雖然沒有任何研究探討,但著有Clinical Aromatherapy的作者JaneBuckle會建議癲癇患者避開迷迭香、茴香、牛膝草松樟酮 (Hyssopus officinalisCT pinocamphone)和胡椒薄荷精油。懷孕和癌癥患者也不適合使用茴香精油,因雌激素會促進有些腫瘤的生長。
芳療功效
嗅聞茴香和姜混合精油能改善暈船(車)的不適感,減少惡心、嘔吐。每日3次涂擦3%茴香精油在手腕處(視情況可增加次數(shù))持續(xù)2周,實驗發(fā)現(xiàn)能降低食欲,有助減重,實驗組最終平均減3.51磅,對照組平均2.81磅。
料理應(yīng)用
甜茴香籽帶有甜味,味道似八角(Illicium verum)或大茴香(Pimpinella anisum),時常用在魚肉、肉類、冰淇淋、酒精飲料、香草茶、烘焙或綜合香料。茴香的莖脆口,它的塊根可燉、燜、炒或烤料理,也可以生吃。地中海料理喜歡使用球莖和嫩葉,可生吃或烹調(diào)應(yīng)用在色拉、附餐、意大利面或蔬食料理。印度次大陸和中東地區(qū)有添加茴香籽調(diào)味的料理文化,茴香也是印度少數(shù)民族的重要香料。
茴香的現(xiàn)代研究進展
1、胡椒木小茴香精油(苦茴香)及其體外抗關(guān)節(jié)炎潛能
采用水蒸氣蒸餾法提取野生胡椒木小茴香普通亞種花、果實和葉片的揮發(fā)油,采用GC/MS對所得揮發(fā)油進行表征。本研究旨在驗證小茴香精油治療炎癥和關(guān)節(jié)炎的潛在有效性。由于組織蛋白變性是關(guān)節(jié)炎疾病的主要原因,我們利用牛血清白蛋白作為蛋白質(zhì)模型,評估了小茴香精油及其主要成分抑制熱誘導(dǎo)蛋白降解的能力。此外,在脂多糖刺激的RAW 264.7細胞中驗證了三種精油對促炎介質(zhì)一氧化氮(NO)產(chǎn)生的體外抑制作用。草蒿腦(Estragole)(28.81 ~33.40%)、茴香腦(anethole)(24.16 ~ 27.40%)、葑酮(fenchone)(9.76~ 18.48%)、α-水芹烯(phellandrene)(1.63 ~8.37%)和檸檬烯(limonene)(5.54 ~ 6.05%)為主要成分。所有精油均表現(xiàn)出濃度依賴性的生物活性,其中用花蒸餾出的精油抑制NO生成的IC50為232.2±11.3μg/mL。葉片精油具有良好的抗牛血清白蛋白(BSA)變性活性(IC50=95.9±2.4μg/mL)。結(jié)果表明,4個組分對蛋白質(zhì)的熱降解具有較好的保護作用,其中α-水芹烯的IC50為73.2±1.9μg/mL。
2、小茴香:其傳統(tǒng)用途、植物化學(xué)、藥理學(xué)和安全性的綜合綜述
小茴香(傘形科Apiaceae)俗稱茴香,是一種著名的芳香藥用植物,廣泛用于驅(qū)風(fēng)、消化、催乳、利尿以及治療呼吸道和胃腸道疾病。它的種子被用作烘焙食品、肉和魚菜肴、冰淇淋、酒精飲料和草藥混合物的調(diào)味品。酚類、酚苷類和揮發(fā)性香氣化合物如反茴香腦、草蒿腦和葑酮為主要致香成分。不同的藥理學(xué)實驗在體外和體內(nèi)的模型已經(jīng)令人信服地證明了小茴香具有抗真菌、抗細菌、抗氧化、抗血栓和保護肝臟的能力,為其幾種治療用途提供了支持。從小茴香中分離出的酚類物質(zhì)是其抗氧化活性的主要來源,而揮發(fā)性香氣物質(zhì)使其成為一種優(yōu)良的調(diào)味劑。本文就小茴香的化學(xué)、藥理、傳統(tǒng)用途及安全性等方面作一綜述。
小茴香是一種具有多種藥理作用的藥用芳香植物,尤其對食品工業(yè)具有相當(dāng)重要的意義。其芳香活性化合物如茴香腦(及其聚合物如二乙二腦和光茴香腦)草蒿腦、(+)-葑酮和對茴香醛已被認為是具有雌激素、殺螨和抗血栓活性的生物活性分子。酚類分子存在于茴香已被許多實驗證明具有強大的抗氧化活性。這些茴香中的生物活性分子可以被開發(fā)為新的藥理學(xué)先導(dǎo)分子,只要它們的生物利用度、藥代動力學(xué)、生理途徑以及對人類健康的重要性被充分了解的前提下。
3、小茴香眾多而根深蒂固的藥理應(yīng)用
自古以來,無數(shù)的香草和香料被人類用于各種健康問題。小茴香(Foeniculum vulgareMill),俗稱茴香,是其中之一,是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草本植物。在傳統(tǒng)醫(yī)學(xué)中,小茴香被用于治療與消化、生殖、呼吸和內(nèi)分泌系統(tǒng)有關(guān)的多種疾病。小茴香被用于34種以上的疾病和失調(diào)綜合征。茴香具有驅(qū)風(fēng)、催乳、雌激素、化學(xué)調(diào)節(jié)、支氣管擴張、利尿、血管松弛、抗血栓、降壓、保肝、降血糖、降血脂、抗痙攣和增強記憶的作用。實驗證明小茴香具有抗病毒、抗菌、抗真菌、抗氧化、抗炎、抗凋亡、抗轉(zhuǎn)移等作用。小茴香有效用于焦慮、抑郁、阿爾茨海默癥、肥胖、腸易激綜合征(IBS)、白內(nèi)障等。小茴香種子含有豐富的精油、生物堿、類黃酮、酚類、脂肪酸和氨基酸。
小茴香精油具有重要的藥理作用,被廣泛研究。茴香腦是小茴香精油的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抗轉(zhuǎn)移、抗癌、抗血栓、抗炎、抗真菌和降血糖等活性。本章主要介紹小茴香的形態(tài)、營養(yǎng)成分、植物化學(xué)和藥理等方面的研究進展。小茴香是一種潛在的治療藥物,為藥物開發(fā)和臨床應(yīng)用提供了進一步評價各種化合物的范圍。
4、小茴香作為一種環(huán)??股靥娲吩诩仪萁】岛蜕a(chǎn)中的應(yīng)用前景、機遇和挑戰(zhàn):綜述
隨著歐盟對抗生素生長促進劑的限制,促進腸道健康的研究加快了步伐。由于家禽行業(yè)正面臨著以前由抗菌素生長促進劑管理的問題,尋找最好的治療方法繼續(xù)尋找合適的替代品。與此同時,社會壓力也在不斷增加,要求減少抗生素的使用,用其他飼料添加劑替代抗生素。消費者認為,許多可獲得的選擇是安全的,其中植物源性發(fā)揮了關(guān)鍵作用。本文綜述了小茴香種子的利用對家禽的益處。概述了小茴香的化學(xué)多樣性及其理化和生物學(xué)特性。據(jù)調(diào)查,小茴香種子對禽類有多種生物學(xué)效應(yīng),包括提高生產(chǎn)性能,提高免疫細胞增殖,降低氧化應(yīng)激,提高抗傳染病抗體滴度。家禽結(jié)果的效果取決于小茴香植物的生長階段和年齡、提取過程、地理位置、禽的種類、管理技術(shù)和施用濃度。本文就小茴香籽作為飼料添加劑對家禽生長、胴體品質(zhì)、血液生化、抗氧化活性、免疫和微生物等方面的影響進行了綜述。
綜上所述,補充茴香籽對家禽生長和健康有多種有益影響。然而,我們必須認識到一些限制。禽類生物利用度、植物衍生物代謝的困難和商品化產(chǎn)品的標(biāo)準(zhǔn)化困難是最重要的問題。大量的研究表明茴香種子制劑對雞的健康有積極的影響,并在家禽生產(chǎn)中實際應(yīng)用。研究發(fā)現(xiàn),在雞飼料中添加茴香籽可以提高家禽的健康和生產(chǎn)力,同時保護它們免受幾種傳染病的感染。然而,對確切劑量、有效化合物的生物利用度和新型給藥技術(shù)的進一步研究是未來科學(xué)家關(guān)注的重點。
5、葡萄牙產(chǎn)小茴香精油的安全生物活性劑量評價
研究了小茴香精油的抗真菌活性;與此同時,生物活性劑量的安全性也首次在幾種哺乳動物細胞中被揭示。采用GC和GC-MS對其進行了化學(xué)表征。采用白色念珠菌對酵母、皮膚真菌和曲霉菌株進行了抑菌活性測定,并進行了芽管抑制試驗。MTT法檢測細胞活力。主要成分為反-茴香腦(47%)、α-水芹烯(11%)、α-蒎烯(10.1%)和葑酮(10.8%)。精油對新型隱球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抑菌活性較高(mic為0.32 ~ 0.64 μL/mL),0.08 μL/mL對白色念珠菌的成絲現(xiàn)象完全抑制。該油對角質(zhì)形成細胞、肝細胞和成纖維細胞的安全性最高可達1.25 μL/mL,對巨噬細胞的安全性最高可達0.64 μL/mL。這些發(fā)現(xiàn)強調(diào)了安全的生物活性濃度,應(yīng)進一步研究在制藥行業(yè)的進一步應(yīng)用。
6、飼糧中添加茴香籽粉對肉仔雞生長性能、養(yǎng)分消化率、小腸形態(tài)和胴體性狀的影響
隨著畜禽養(yǎng)殖需求的增加和食源性疾病的增加,有必要實施食品安全,制定戰(zhàn)略生產(chǎn)健康的畜禽。小茴香(Foeniculum vulgareMill.)已被一些研究人員用作家禽生產(chǎn)的添加劑,但關(guān)于飼糧中添加茴香籽粉對肉仔雞全身有益作用的研究較少。因此,本研究旨在研究飼糧中添加茴香籽粉對Cobb肉雞采食量、營養(yǎng)物質(zhì)表觀代謝率、腸道形態(tài)和胴體性狀的影響。采用單因素試驗設(shè)計。選取160只1日齡Cobb肉仔雞,隨機分為4個處理,每個處理4個重復(fù)(n= 10/重復(fù))。對照組飼喂不添加茴香籽粉的基礎(chǔ)飼糧,試驗組分別飼喂在基礎(chǔ)飼糧中添加0.15% (LF)、0.30%(MF)和0.45% (HF)茴香籽粉的試驗飼糧。在自由采食、自由取水、24 h光照條件下,正試期42 d。在第3周和第6周,進行消化和代謝測定。在肉雞42日齡時,每次重復(fù)選擇1只體重接近平均值的肉雞,靜脈注射5%戊巴比妥鈉實施安樂死,測定胴體性狀,采集腸道標(biāo)本進行形態(tài)學(xué)評價。各組肉雞生長性能無顯著差異(P > 0.05)。LF組肉雞的胸肌率、脂肪寬度和脂肪寬度指數(shù)、胸肌面積和胸肌面積指數(shù)均高于其他各組(P < 0.05)。MF組肉雞空腸重量和長度高于CN和LF組(P< 0.05)。此外,MF組的十二指腸絨毛高度、回腸絨毛高度和回腸壁厚度均高于CN肉雞(P< 0.05)。各組間養(yǎng)分利用率差異不顯著(P > 0.05),21日齡MF肉雞的灰分表觀代謝率高于LF肉雞(P< 0.05)。綜上所述,飼糧中添加適量小茴香可影響肉雞胴體性能和腸道形態(tài),促進肉雞生長發(fā)育。
7、抗炎和抗菌揮發(fā)油:小茴香和孜然通過調(diào)節(jié)鈣和MAPKs抑制中性粒細胞炎癥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ARDS)或牛皮癬等中性粒細胞炎性疾病,由于缺乏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給全球衛(wèi)生系統(tǒng)帶來巨大負擔(dān)。陸生植物揮發(fā)油對皮膚、消化系統(tǒng)、肺、肝、代謝和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疾病有顯著的治療作用。然而,它們對免疫系統(tǒng)和中性粒細胞功能的影響仍不明確。茴香、孜然、馬郁蘭、薰衣草、香菜和八角是地中海飲食中廣泛使用的常見保健品。篩選了這些草藥的揮發(fā)油的多種生物活性,包括抗炎、抗過敏、抗菌和抗病毒作用。一些油顯示出抗炎和抗菌的潛力。小茴香(Foeniculum vulgare)和孜然(Cuminumcyminum)果實揮發(fā)油可顯著抑制中性粒細胞的活化,包括呼吸爆發(fā)和甲?;氖荏w激動劑fMLF/CB和MMK1誘導(dǎo)的中性粒細胞脫顆粒(IC50,3.8-17.2μg/ml)。這些油的細胞毒作用和自由基清除作用(ABTS、DPPH)不能解釋觀察到的影響。茴香和孜然揮發(fā)油均顯著縮短鈣內(nèi)流恢復(fù)時間,抑制絲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JNK和ERK)的磷酸化表達。氣相色譜-質(zhì)譜分析表明,茴香和孜然揮發(fā)油的主要成分分別為草蒿腦和孜然醛。我們的研究結(jié)果表明,地中海飲食中常見的孜然和茴香有可能用于中性粒細胞炎性疾病的治療。
參考文獻:
[1] Mariangela Marrelli,Valentina Amodeo,FlorindaViscardi,Michele De Luca,Giancarlo Statti,Filomena Conforti. Essential Oils ofFoeniculum vulgare subsp. piperitum and Their in Vitro Anti-Arthritic Potential.Chemistry & Biodiversity, 2020, 17(11):e2000388. Doi: 10.1002/cbdv.202000388.
[2] Manzoor A. Rather, Bilal A. Dar, Shahnawaz N.Sofi, Bilal A. Bhat, Mushtaq A. Qurishi, Foeniculum vulgare: A comprehensivereview of its traditional use, phytochemistry, pharmacology, and safety,Arabian Journal of Chemistry, Volume 9, Supplement 2, 2016, Pages S1574-S1583, https://doi.org/10.1016/j.arabjc.2012.04.011.
[3] Syed, F.Q., Mirza, M.B., Elkady, A.I., Hakeem,K.R., Alkarim, S. (2019). An Insight of Multitudinous and Inveterate PharmacologicalApplications of Foeniculum vulgare (Fennel). In: Ozturk, M., Hakeem, K. (eds)Plant and Human Health, Volume 3. Springer, Cham. https://doi.org/10.1007/978-3-030-04408-4_11
[4] Khan RU, Fatima A, Naz S, Ragni M, Tarricone S,Tufarelli V. Perspectiv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in Using Fennel(Foeniculum vulgare) in Poultry Health and Production as an Eco-FriendlyAlternative to Antibiotics: A Review. Antibiotics. 2022; 11(2):278. https://doi.org/10.3390/antibiotics11020278
[5] C. Cabral, M. Miranda, M. J. Gon?alves, C.Cavaleiro, M. T. Cruz & L. Salgueiro (2017) Assessment of safe bioactivedoses of Foeniculum vulgare Mill. essential oil from Portugal, Natural ProductResearch, 31:22, 2654-2659, DOI: 10.1080/14786419.2017.1292266
[6] Liu H, Li J, Lin S, Liu T, Zheng C. 2021. Effectsof dietary fennel (Foeniculum vulgare Mill.) seed powder supplementation ongrowth performance, nutrient digestibility, small intestinal morphology, andcarcass traits of broilers. PeerJ 9:e10308 https://doi.org/10.7717/peerj.10308
[7] Korinek Michal, Handoussa Heba, Tsai Yi-Hong, ChenYou-Ying, Chen Meng-Hua, Chiou Zan-Wei, Fang Yu, Chang Fang-Rong, YenChia-Hung, Hsieh Chung-Fan, Chen Bing-Hung, El-Shazly Mohamed, HwangTsong-Long. Anti-Inflammatory and Antimicrobial Volatile Oils: Fennel and CuminInhibit Neutrophilic Inflammation via Regulating Calcium and MAPKs. Frontiersin Pharmacology,2021, 12, article 674095. DOI: 10.3389/fphar.2021.674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