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wù)熱線
177-5061-9273
摘要:無環(huán)單萜類化合物是一類有價值的化合物,對香精和香料工業(yè)很有用[1]。其中有C-6不飽和單萜醇,即芳樟醇、香葉醇、橙花醇和β-香茅醇。這些物質(zhì)表現(xiàn)出令人愉快的氣味特性,在許多植物的精油中普遍存在,并且具有藥理學(xué)和生理學(xué)上的活性。因此,值得注意的是,特別是芳樟醇和香葉醇,不僅可以激活嗅覺受體,還具有其他生理活性,例如作為抗癌劑[2,3]。然而,對這一物質(zhì)組的代謝衍生物的感官特征的系統(tǒng)闡釋非常有限,因為直到今天,大多數(shù)工作都集中在基本的無環(huán)單萜化合物上。我們的研究表明,這一系列代謝物是氣味活躍的化合物,有時會表現(xiàn)出特別令人愉快的氣味[4, 5]。在我們的研究過程中,我們從各自的單萜醇及其相應(yīng)的醋酸鹽開始,通過不同的合成策略,共產(chǎn)生了24種含氧衍生物,并對其嗅覺特性進行了描述。具體來說,我們對這些化合物的氣味質(zhì)量、在空氣中的相對氣味閾值(OT),以及每個單一物質(zhì)在人類感官上的潛在個體間差異進行了測試。最后,建立了一個全面的物質(zhì)庫,包括各自的保留指數(shù)數(shù)據(jù)(RI值)以及質(zhì)譜和核磁共振數(shù)據(jù),以幫助今后對這一具有感官吸引力的物質(zhì)類別進行分析研究。
前言
除了是芳香化合物外,芳樟醇、香葉醇、橙花醇和香茅醇還具有一些藥理學(xué)和生理學(xué)特性。薰衣草植物中的芳樟醇能增強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中GABAA受體的調(diào)節(jié)活動;這種機制應(yīng)該是誘導(dǎo)人類睡眠和平衡作用的基本原理[6]。同樣,存在于檸檬香脂中的橙花醇在小鼠中顯示出抗焦慮的作用[7]。棕櫚草中的香葉醇是一種植物性驅(qū)蟲劑,對蚊子特別有效[8]。β-香茅醇是檸檬草葉的主要成分,顯示出血管擴張的作用,因此被認為是一種降血壓劑[9]。這些單萜類化合物和它們的乙酸酯以前已經(jīng)根據(jù)它們的氣味特征進行了研究,但沒有全面地將這些氣味特性與它們的化學(xué)結(jié)構(gòu)聯(lián)系起來。此外,這些化合物在植物和動物中的代謝衍生物也得到了研究[10, 11]。主要的代謝途徑包括這些單萜類化合物的C-8羥基化,產(chǎn)生8-羥基化合物,進一步氧化為相應(yīng)的8-羧基衍生物。由于缺乏這些代謝物的商業(yè)供應(yīng),本工作旨在合成總共24個C-8含氧化合物,并使用氣相色譜-醇類測定法(GC-O)確定它們在空氣中的氣味質(zhì)量和氣味閾值(OT)。結(jié)果發(fā)現(xiàn),這些衍生物中的大多數(shù)都能引起不同的氣味[4, 5, 12]。因此,我們用比較的方法建立了一個結(jié)構(gòu)-氣味關(guān)系研究,包括所有上述的單萜類化合物、它們的醋酸鹽和它們的衍生物,突出了影響這類物質(zhì)的氣味質(zhì)量和效力的主要結(jié)構(gòu)特征和功能團。
實驗材料與方法
合成路線
一般的合成途徑見圖1。合成所需的化學(xué)品購自Sigma-Aldrich或Fischer Scientific。記錄了包括核磁共振譜(1H和13C)、質(zhì)譜以及保留指數(shù)在內(nèi)的數(shù)據(jù),并在Elsharif, Banerjee [4], Elsharif and Buettner [5], Elsharif and Buettner [12]中進行了描述。
圖1:含氧衍生物的一般合成途徑
氣味質(zhì)量和氣味閾值的評估
根據(jù)Czerny, Brueckner[13]的程序,使用GC-O測定空氣中的氣味質(zhì)量和閾值,有五位小組成員參與,他們是來自埃朗根大學(xué)的訓(xùn)練有素的志愿者。每個小組成員在不同的日子里對不同的毛細管柱(DB-FFAP和DB-5)上的化合物進行反復(fù)評估。小組成員被要求將他們的感官印象與內(nèi)部開發(fā)的風(fēng)味語言聯(lián)系起來。
結(jié)果與討論
表1(單萜醇及其含氧衍生物)和表2(單萜醋酸鹽及其含氧衍生物)顯示了至少有60%的小組成員感知到的氣味屬性的比較,以及作為小組成員個人閾值的幾何平均值計算的小組氣味閾值。 我們發(fā)現(xiàn),母體單萜醇及其8-羥基衍生物引起了類似柑橘的新鮮氣味屬性(表1)。只有兩種8-氧代衍生物,8-氧代芳樟醇和8-氧代香茅醇表現(xiàn)出類似的氣味屬性,即柑橘類和新鮮。另一方面,8-氧代香葉醇和8-氧代橙花醇表現(xiàn)出一種脂肪的、發(fā)霉的氣味。該組的所有8-羧基衍生物都是無味的,唯一的例外是8-羧基橙花醇,它引起了一種脂肪的、蠟質(zhì)的氣味。母體單萜醇的氣味效力比其相應(yīng)的含氧衍生物的氣味效力高得多。盡管在C-8處增加的OH基團保留了母體單萜醇的柑橘類氣味,但它極大地降低了它們的效力。對于8-氧代香葉醇和8-氧代橙花醇來說,醛基使其氣味變成了霉味。在芳樟醇、香葉醇或香茅醇中加入C-8羧基,則產(chǎn)生無味的物質(zhì)??偨Y(jié)一下。1)C-1或C-3的OH基團負責(zé)柑橘類氣味和母體單萜的低OT,2)C-8的額外OH只保留了氣味屬性,而不是效力,3)C-8的OH氧化為相應(yīng)的醛基,通常將氣味變成霉味和脂肪味,4)醛進一步氧化為相應(yīng)的酸導(dǎo)致無味的化合物。
母體的單萜類醋酸鹽引起了與其單萜類醇密切相關(guān)的類似的氣味特征(柑橘類),唯一的例外是乙酸橙花酯,它聞起來有甜味和酚味(表2)。同樣,8-羥基乙酸酯也會產(chǎn)生類似柑橘的肥皂味。8-氧代甘油酯和8-氧代檸檬酸酯被認為是脂肪、霉味和腐爛、發(fā)霉的。有趣的是,所有的8-羧基醋酸鹽都被發(fā)現(xiàn)是氣味活躍的化合物,唯一的例外是8-羧基香茅酯。專家組將它們的氣味描述為:8-羧基芳樟乙酸酯為脂肪味,8-羧基香葉乙酸酯為甜味和椰子味,8-羧基橙花乙酸酯為青滋香。
研究結(jié)果可歸納如下。1)C-1或C-3的醋酸酯基團使氣味效力降低至少5倍,但保留了母體單萜醇的柑橘氣味,只有乙酸橙花酯除外;2)在C-8添加一個OH-基團,增強了柑橘的氣味,效力增加。3)C-8醛基導(dǎo)致8-氧代甘油酯和8-氧代檸檬酸酯出現(xiàn)霉味,以及4)醋酸鹽C-8的酸基誘發(fā)了柑橘味以外的氣味屬性,但氣味效力進一步增加。值得注意的是,在使用以下化合物的個體中,觀察到了單一的無嗅癥案例,即給受試者嗅聞8-羥基橙花醇、乙酸橙花酯和8-羥基橙花乙酸酯。
參考文獻
1. King, A.J. and J.R. Dickinson, (2003) FEMS Yeast Research, 3(1): p. 53-62.
2. Sun, X.-B., Wang, S.M., Li, T., and Yang Y.Q., (2015) Trop. J. Pharm. Res., 2015. 14(4): p. 619-625.
3. Madan, K.A. and T. Devaki, (2015) Int. J. Pharm. Pharm. Sci., 7(4): p. 67-70.
4. Elsharif, S.A., A. Banerjee, and A. Buettner, (2015) Frontiers in chemistry, 3: p. 57.
5. Elsharif, S.A. and A. Buettner, (2016)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6. Kessler, A., H. Sahin-Nadeem, S.C.R. Lummis, I. Weigel, M. Pischetsrieder, A. Buettner, and C. Villmann (2014) Mol Nutr Food Res, 58(4): p. 851-62.
7. Marques, T.H.C.,et.al., (2013) World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2013. 03(01): p. 32-38.
8. Omolo, M.O., M.O.Omolo, D. Okinyo, I.O. Ndiege, W. Lwande, and A. Hassanali, (2004) Phytochemistry, 65(20): p. 2797-802.
9. Ribeiro-Filho, H.V., de Souza Silva C.M., de Siqueira R.J., Lahlou S., dos Santos A.A., and Magalh?es P.J., (2016) European Journal of Pharmacology, 775: p. 96-105.
10. Luan, F., A. Mosandl, A. Degenhardt, M. Gubesch, and M.Wüst, (2006) Analytica Chimica Acta, 563(1-2): p. 353-364.
11. Chadha, A. and K.M. Madyastha, (1984) Xenobiotica, 14(5): p. 365-74.
12. Elsharif, S.A. and A. Buettner, (2017) Food Chemistry, 232: p. 704-711.
13. Czerny, M., R. Brueckner, E. Kirchhoff, R. Schmitt, and A., (2011) Chem Senses, 36(6): p. 539-53.
14. Ullrich, F. and W. Grosch, (1987) Zeitschrift für Lebensmittel-Untersuchung und Forschung, 184(4): p. 277-282.